2011年12月17日星期六

WH的心

時光飛逝,不經不覺我的WH生涯已經開展了五個多月了。日接日的生活,令人感覺捉不到一些實質的感覺。好像通通是浮在眼前的幻影,既看不透,也捉不緊。

就在前兩天,跟朋友去Tasmania著名的觀光景點Cradle Mt(搖籃山)時,站在山下,沿著Lake Dove湖邊環湖時,跟朋友聊起來WH的目的及原因。看起來,有一些原因是大部份人都有的。其中一個共同目的是讓自己沉殿,思考一下自己的未來路向。但是,經過與朋友討論,以及自己思考後得出的結果時,工作假期的生活似乎很難讓自己有空間及時間去思考及沉殿。

人當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時,心境會比正常時處於更加與奮緊張的狀態。而當我們Backpacker轉換環境及地方時,還要考慮生活,住宿以及工作等等。常常留意及打聽的消息是工作,因為假若我們沒有工作的話,就不能繼續遊歷下去。但是,這種為口奔馳的生活,其實跟你在原居地沒兩樣,甚至更忙碌緊張。使你就像一條繃緊的彈弓,每日在壓抑著自己的慾望。每天思考的,就是怎樣在澳洲生活下去,未來幾個月的去向,計劃去那邊找工作及遊玩。至於完結了之後的人生嘛,等到完結時候才算吧。結果,來澳的目的變得不實在,一年或兩年的遊歷,雖然可以得到了很多經驗,見聞見識廣闊了很多,但同時也沒有達成當初的目標。

至於我自己,暫時目前還好可以肯定的是,回香港後也是會投身社福行列,去當一個不像社工的社工。不過啦,現在我還不肯定,究竟我會7月回香港,還是決定申請2nd Visa多留一年。但我想,時機一到,自己就會做到決定的了。背包客生活,就是應該不應太強求。賽翁失馬,焉知非福?

2011年11月13日星期日

工作假期的點滴

工作假期的點滴

夏去冬來,忽爾已經過了數月,這也許是香港的天氣變化。但在我而言,應該是冬去夏來,迎接我的將會是熱力迫人的夏季。燦爛無比的陽光,以及碧綠無暇的海洋,彷彿已經悄悄來到我的身邊,為我的生活繼續加添一些色彩。

過去數月,我離家遠走,來到了澳洲西部的首府珀斯,生活了三個多月。實現了一直以來我的夢想,流浪在他國的土地上,背著背包,靠著雙腿去走該走的路。這應該是每一個男孩夢想吧?!唔,女孩也可以是這樣啦……。一切都好像是美好的,這應該是旁人的目光。不過流浪,其實是背著辛酸上路才對。

也許我的生活尚不算流浪,因為始終我也停留在一個地方,沒有像其他出書的背包客,風麈泊泊的穿著快要爛掉的鞋子,衣服也好像三個月沒洗的那樣酸臭。這時候,你該向心裡說,你已經很幸福了。不過,雖說沒有100斤我辛酸,但我想背著25斤辛酸走路的我,也可以來一些總結,或者分享一下這些樂與怒。

可是,該從何說起呢,想了良久,始終找不到下筆之處。唯有邊寫邊想吧,這也是的一向的寫作風格。很多旅遊書,包括Lonely Planet的作者也說到,去流浪去旅行,最困難的就是下定決心。一旦你決定了,其他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確最大的問題是有沒有決心,沒有決心,決定不了的話,我也勸你不要去好了。因為在旅途中,要決定的事情多的是。可能一些機會,必須要立刻決定,錯過了便走不了回頭路的了。我慶幸自己儘管平常膽小如毛,連蟑螂都會有些害怕的我,也可以走上工作假期的路。走上了,便沒有什麼好怕的。這是我自己的感覺。

當然,說起來是大無畏精神,但總有些時候你會很擔心的。來到珀斯,原來發現找工作好像比想像中困難的時候,你便會緊張起來。每天起來第一時間上網尋找工作資訊,然後拿著資料,外出用雙腿去跑不同的工作介紹所登記,請代理介紹工作。閒時,就在家裡每天等電話打來,等等等等等,這種日子是難熬的。隨著日子的過去,初來報到的熱血也會慢慢地被現實無情的磨蝕。這可能跟你在香港找工作一樣,不同的是這裡沒有一個家,找不到便有心理準備打包回家,雖然機率很低,但你的心依然會問:我會否來到澳洲一個月後會因為找不到工作打包回家?每當想一次,心裡便會安慰自己一次。這種心情,是每天發生的。

不過,這種心情會隨著你找到工作,看到銀行戶口的銀碼慢慢地由三位數字回升到四位數字邢感到安心。說穿了,有錢你便安心,沒錢你便心謊。

大家看著我去澳洲工作,表面看似風光,但內裡的相信跟大家在香港其實也相差不遠。工作壓力未必太大,但一般都是體力勞動的工作。我們背鄉別井,除非你英文好,不然可以出賣的只有勞力。侍應已經是我覺得最棒的工作了。

在旅途中,也會有失落的時候的,曾經我也因為工作上的不如意而哭了。我想,如果我在香港不如意,我會不會這樣呢?我也不知道。不過我自己也很驚訝,雖然我不敢說自己很堅強,而事實上是頗為感性的。但是,我也料不到自己是如此不堪一擊的。我想,這可能跟我離家萬里,身邊又沒有什麼人支持而哭了出來吧。

但是,還是值得的,這個地方還是值得完了畢業典禮,最少再回去多大半年。因為,在那裡我可以認識很多很多的人,結識了很多很多的朋友。有香港朋友,一些是在當地讀書的,一些也是跟我一樣是工作假期的。有台灣朋友,有韓國朋友。可惜的是暫時西人朋友是不多的。但是,這也足夠了。有朋友是一件很值得高興開心的事,你不會寂寞的,在旅途上,總有人作伴的。

另外就是,你真的可以真真正正在當地生活,在那裡工作,買菜煮飯。假期時到公園坐坐,野餐,曬曬太陽。訓練自己走了一班要半小時才有的公車也不會發怒。一切一切,都好像慢了下來。這些經驗,是錢買不到的。

另一個亮點,當然是工作過後的玩耍,有時在星期六日會去各種不同的景色遊玩,有動物園啦,有海灘,有湖邊,有公園,有夜景,各種各種的景色讓我們成為遊客。在十月尾,我跟幾位香港朋友更一同租車去了西南澳遊玩五天,自駕遊這種在香港沒可能的事,在澳洲很順利地做到了。所以說,雖然辛苦,但也是值得的。

這次回香港,聽說了很多朋友都表示有興趣去工作假期,希望大家不會看完這文後被嚇到,反倒是看了之後更加更加想去。記著,最困難的事是你要下決心,一旦決定了便沒有什麼好怕的了。也希望大家不是隨便說說,我是很希望大家跟我一同感受這些經驗經歷的。

趁年青時,瘋一下,狂一時,看看世界這麼大,才不枉此生。

2011年10月2日星期日

一個人的旅行 – 續

一個人的旅行

我喜歡一個人的旅行。之前,獨自嘗試了一個人離團,自行遊一個大陸小市鎮黃山,得出的感覺是美好的。一個人旅行,可以自己選擇去做的事,有時候遇上志同道合的人,更可以一同遊山玩水,也可以順道認識更多不同的人和事。這次的經驗告訴我,我應該是比較喜歡一個人的旅行的。又或者是,一個人的流浪。

在澳洲的三個月,絕大部份時間我都不是一個人的,有時和朋友一起遊玩,工作時也當然會有同事,一個人的時間只佔很少很少的部份。不過,我卻有一點寂寞的感覺。同時,也會發現,我可能是喜歡一個人旅行,卻不喜歡一個人生活。一個人旅行,會在旅途中遇上各種各樣新鮮的事,也會遇到不同的人。所以,隨時隨地你都會有伴的。一個人生活,慢慢地每日過的日子會變成習慣,每天起床,梳洗,然後工作上班,下班後要買日常生活用品,回家做飯洗衫洗澡,最後上床睡覺完成一天。然後是每日如此的重覆時,再大的新鮮感也會被磨掉。

而我,在這種生活下,有時候真的會感到有些寂寞。住的地方只有三個人,不及一般ShareHouse的多人熱鬧生活,有時候想去玩時,也沒有伴亦沒有車。找伴嗎?大家各有自己的朋友,就算時沒有朋友也有Housemate。在澳洲工作假期,最大的玩伴也許就是同樣是Working HolidayHousemate了。不過很遺憾地我沒有。看到別人都開車四處遊玩,自己也都繼續在市區逛來逛去,真是感到有些無聊的。但沒辦法,沒有車就很難去。女孩子還好,可以坐男孩子的車去,男孩子沒車就很難找到女生一同去。租車嗎?也要找同伴。

所以說,一個人的旅行,跟一個人的生活,絕對是兩碼子的事,人在異地,有時候孤獨的感覺更為強烈。

有時候,在這裡一個人生活,也會想找一個異性的伴的。也許沒有了家人,親情沒有了,會更渴望有愛情,原因也許是愛情最終會進化成親情吧?也有點明白,為何一般缺乏親情的青少年會如此早熟及戀愛拍拖,是希望藉由愛情獲得被愛以及關心的感覺吧。人在澳洲,有時候找個伴的感覺很強烈,可以四週一起去玩,一起去做,住在一起。失意時,也會有一個人在旁聆聽,和你傾訴,也會無限量的支持。缺少了親情,自然要找愛情及友情補救。

不過,也許這就是人長大的了的事,人長大了,步入社會,慢慢地工作,生活會把你磨掉,你戀愛拍拖,再創造了一個家庭。我長大了,不可能繼續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是也可繼續享受我的生活。寂寞嗎?不。我有家人在香港,有朋友在澳洲。不寂寞嗎?也不。始終,有時候獨處,就會孤寂。人就是矛盾的生物吧。

Kevin Sze @ Perth

2/10/2011

2011年8月23日星期二

Murdoch University遊記及姊姊的守護者感想

Murdoch University遊記及姊姊的守護者感想



本來,今天我沒有預定了什麼節目的。打算就這樣平平凡凡宅在家裡浪費掉的寶貴的假日。幸好,同事的邀請令我有機會參觀一下Perth的大學。在Perth有三家較著名的大學,分別是Curti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以及今天我參觀的那一間,Murdoch University。中午過後來到Campus範圍,第一眼看見的是停車場。基本上,這裡的學生絕大部份都是駕車上學的。因為在澳洲買車基本上是十分便宜及容易的事,而且因為地方很大,公共交通不便,所以駕車成為交通的首選。之後我獨自遊走於校園之間,看到了一棟棟的Building。給我的感覺是,有點舊,另外是有點悶。因為這裡的建築特色就是實用,沉悶,外牆顏色是灰白色,更顯得平凡。要說的話,就是有一點舊式中文大學的樣子吧。



之後,同事來到找我,更帶我去旁聽她要去上的課。順道參觀一下Lecture Hall。今日旁聽的課是講Biological Ethic. 基本上,是一堂頗沉悶的課。也有趣的是,其實外國的Lecture也不是想像中這麼熱烈投入討論,也是跟香港差不多,甚至乎可能Social Work的課還較熱烈,可能是因為這課是較基本的,故此有很多不同系的人上課吧。這課的內容是講怎樣去評定動物的生活素質,也就是怎樣去測量牠們的壓力,以及一些人類行為對牠們的影響等等。簡單一點說,也就是Behaviour Perspective的看法。一些Stimulus怎樣影響動物而有一些Respond。而有趣的是跟香港一樣,學生有些在開電腦,有些在玩手機,有些則專心上課。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分別。只是課堂比較沉悶。



下課後,同事帶我四處參觀,這裡基本上任何地方也可以進入,包括圖書館。書是任睇,但不能借走。也參觀了Food Court,但非常細小。因為這裡很多人都會買外賣,然後到外面享受陽光跟午餐。這裡也有大學書店,有趣的是有Bar。是可以買酒飲的。如果在香港,應該會被人鬧吧,大學賣酒成何體統,等等等等。同時,大學裡真的很細小,在今天我便見到一同在餐廳工作的越南夫婦,以及馬來西亞人同事,真的是超~~~細小的。一下子便見到了餐廳工作的同事。


之後,再參觀了一會便基本上完結了今日的參觀行程。結論是,Murdoch是舊,悶,細的大學。不過,也要謝謝Jesslyn的帶路啦。



回到家後,便看電影「姊姊的守護者」。看畢後,只在想,假如我是社工,這種情況的個案,該怎麼辦?有時候,真的要學懂放手,不是說交給上帝,而是交給自然。隨遇而安,總有出路的。我在澳洲,也是這樣子。看開一點,放手一點。雖然,有時候要衝的時候也是要衝的。還有就是,電影是催淚彈,令我流了幾次眼淚,Shit!


Kevin Sze @ Perth 23/8/2011

2011年7月24日星期日

Perth小記

Perth小記

來到珀斯已經有三個星期了。大致上都已經摸熟了珀斯的地方。巴士有坐過,貓車有坐過,火車地鐵也有坐過,只沒有坐過的士。而我,現在住在一個叫Victoria Park的小區。距離珀斯市區有大約15分鍾車程。步行的話則大約45分鍾至1小時。小區裡設施齊全,步行15分鍾有超市,食肆,蔬菜店,藥房,郵局,銀行等等。珀斯市是環繞一個湖而發展的,叫Lake Swan。天鵝湖。所以其實風景是很美麗的,比起香港來說。而這裡隨時隨地都看到BBSBig Blue Sky。因為這裡的住宅都是房子,只有市中心的建築才有一些十多層高的大樓。而且也有很多都只是四至五層樓高而已。所以一抬頭,就會有Big Blue Sky看。在香港,這恐怕不易吧。

至於我的工作?
現在我在珀斯找到一份華人酒家工。
做侍應。其實就乜都做。落單,執台,上菜,倒垃圾,洗厠所,補貨,上小食,等等等等都做。老闆是朋友的親戚,所以人工會高一啲有​$12/H。普通只有$10/H。有分午間同晚間,11:30 - 2:30 5:00 - 9:30 / 10:30 。現在我暫時返晚上。一個星期有四至五晚返工。如果之後搬去酒家附近,可以做埋午間。
所以一個星期我暫時當有四晚,每晚5粒鍾。都有20粒鍾,$24​0一個星期。計落都有差不多$2000港紙既。如果再返多啲同返埋午間就當然更多,但會更累。

其實老闆好人,老闆娘都好人,同事都唔錯既。除非做野有時好忙同累啲之外,我覺得是OK的。錢係比較少,白工扣稅後一般都有15​ - 16蚊一個鍾。但我覺得都可以接受。同埋做餐館可以慳到食既錢。

當然,我其實都係想搵啲工廠工,多啲錢嘛。不過有時候會覺得淨係做野返工,無乜Holiday Mood。因為返完工好累,又唔想出街的。但可能都會係一種體驗啦,因為係香港我都無乜可能會返餐館工的。當係體驗一種。

黎緊我要繼續認餸名,同堆佢地既樣。因為有好多菜。同埋啲英文名係唔識既。我黎到呢度先知菠菜同蒜頭既英文係乜。當認曬之後又要知道佢地個中文名係乜喎,因為西人餐牌係無中文的。所以,我又要知道點樣寫單。 

未來,我想仍會繼續先做餐館工。除非有白工可以聘請我,否則也應該會繼續做。不過也想趁這幾個月玩玩西澳這一帶,希望可以達成吧! 

Kevin Sze @ Perth 23/7/2011

2011年7月12日星期二

世界很大

12-7-2011@Perth

在這裡只待了一個星期多一點,但擔心的工作卻一直困擾著我,常常擔心到最後沒有工作而回香港。其實我是一個頗沒有安全感的人。很多事都希望可以事先計劃。但事實上的來這裡就是要學習這種沒有安全感的生活。

不過,也有開始有一點懷疑自己來澳洲Working Holiday的目的,的確我來是要感受生活,享受生活。但現實我就正正被工作束縛著。一離開家中的安全罩就好像能力大減!也許以前的我是生活得太過安逸。雖然,我讀的學科就是知道家人,朋友,Network的重要性,但一個人背鄉別井,沒有什麼特別技能下,的確挫敗感會很強!在香港,我是一個可以有牌的註冊社工,在社會上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在這裡,我是一個廉價勞力,助人不成而要自助。我的那一張證書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不過一直也如是吧。在社會,在職場,在人生經驗,我還是一個新鮮人。只是,我選擇開始的地點不是香港,而是澳洲而已。在香港,我是有優勢的,在資訊,學歷,在Network的支持,我可以無往而不利。在這裡,我必須要靠自己,去建立這一切!

我的自助能力,會有幾高呢?世界很大,我很渺小。

2011年6月14日星期二

援交告白閱後感


援交告白閱後感

援交,普遍指一些少女從事性工作的別稱。

閱畢本書,第一個感覺,痛心。痛心的是,社會,大眾,還有男人是多麼的不看重這些少女。十八廿二,花樣年華的少女,本應是滿懷心事,在春暖花開的季節懷著与忐忑不安的心情踏進社會,又或是思念坐在鄰班的那個他。可是,少女被剝奪了這些一切一切。援交,在香港的法律下並沒有明確的犯罪。那些生活在經濟壓力下而為錢而援交的少女,會覺得援交是一個賺錢的好機會。

可是,書中的幾位少女,儘管有些少女繼續以肉體換取金錢,但是男人的犯賤程度令人髮指。有的在過程中被迫口交,繼而留下陰影脫離援交,有的被男人誘騙拍下裸照被要脅援交賺錢……這些男人真的是死都不如,應該先吊起來再打佢下體,最後一野剪爆佢就差唔多……呼。

當然,也有一些少女覺得以援交作為工作沒有什麼問題,因為這只是工作的一種。也有人覺得她可以把援交工作與現實生活分開,在現實中繼續愛著她的男朋友,在工作中也依然投入,我會想問,這真的可能嗎?

在書中,在她們的描述下,有一些客很好,但大部份的客人也會很差。有些會在過程中不斷指罵她們,又叫她們賤人,或者是雞。我也會問,這班男人頭腦是裝糞的嗎?可能這班男人在現實中受到太多欺壓,找小姐出氣已經是他們日常可是做的事,利用金錢換取威風,拜託,似返個有風度既男人唔該。

援交,可視為工作的一種。我會問,如果這個世界美好一點,她們的家庭美滿一點,經濟壓力沒那麼緊拙,世上沒有那麼多誘拍裸照的賤男,也許這個行業在今天就沒有那麼蓬勃了。

了解一個問題背後的原因,實在是需要很深入的了解。可是,大人們把這些歸咎於問題者,而不是放在原因之中,警方放蛇抓援交,卻沒有解決另一些誘發這些問題的原因。物質主義在這個行為上佔了一些部份,不過大人們說的,豈不是正正是物質嗎?



援交告白 - 作者:李奕

2011年5月30日星期一

死在路上也不錯

死在路上也不錯

看到這句說話,別以為我打算死在旅途上。雖然在異地歸西可以是非常浪漫,但在中國傳統上卻是不成的,而且我沒打算這麼早死。在這個年華正盛的時代,理應好好享受身邊的一切。

這其實是一本書的書名,作者憑著一股腦兒的衝勁,前往西藏進行單車之旅及徒步旅行。

一個女孩子憑一股衝勁,獨自去完成這一趟旅程,不容易。雖然路上時有伙伴一起上路,但誰也知道,那時短暫的。到最後,又剩下自己一人。

作者問到,既然流浪這麼辛苦,為何還要一個人旅行?她講到,一個人旅行,感受到的絕不是浪漫,快樂。而是苦頭。在踩單車上山,遇上狂風暴雨。放棄的話,前功盡廢。是考驗自己的決心與耐力。旅途久了,只要有得睡,有得吃,有得穿,有得拉,便滿足了。髒兮兮的厠所──也許該稱為一個大坑吧,也已經沒有所謂了。沒水洗澡也沒水洗手,也沒有問題。活著,就是喜悅。


相比起來,我未來的旅程絕不會有她這樣的辛苦,也許會有,但我會嘗試嗎?我會不會放棄?這個問題,是真正考驗我的決心。可能我會嘻嘻哈哈的在澳洲賺錢,然後用便宜但舒適的方法去渡過這一年。也可能我會不甘於賺錢旅遊的這一種方式,用自己的方式換取一年的回憶。前路是怎樣,我想太多。

想也是沒有太多的用處,到時才算吧。但必須提醒自己,有些事要堅持,衝勁,才有最後的成果。

書中說,獨自旅行其實是有逃避的意味,逃離香港,便不會再有一些熟悉的面孔及事情放在你的眼前,沒有日常繁瑣的工作,也沒有經常來電的推銷電話,再也不用為交稅及社會上的大小事務使自己有悲天憫人的心。因為,不在其地,不謀其事。當不在香港,一切都不需要操心,要操也操不來,最多是說一兩句操他X,然後就以身在外地沒法操心,都交給香港人吧。

同時,也有朋友說出門是為了有回來的一天,終究你會回來的,時間上的問題而已,不過在回來前你有什麼感受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就是你寶貴的財產,回來以後,便掉進現實的旋渦之中,再也跑不出來了。死在路上也不錯,也許是為了逃避現實,直到永遠?

Kevin Sze @ 30/5/2011











死在路上也不錯 - 作者: 周榕榕

黃山 - 一個人的旅行

黃山 - 一個人的旅行

在一個美滿的Grad Trip之後,我踏出了路途。迎接我自己的旅程。

雖然,旅程比原先的短了很多。沒有去了婺源。但其實,一個人旅行。還是有很多趣事可以發生的。以下就是幾則小趣事:

1. 三輪車夫叫雞事件

話說,在中國的一些城市,都會有一些三輪車夫。他們以遊客及接載人客維生。負責把人載到不同地方去。而在我們的旅程當中,也不停地被這些車夫搭訕,有些會問吃了飯沒有,訂了房間沒有,走過了城市沒有……等等。不過,以下是一則真人真事。在黃山市遇上叫雞車夫……

車夫:哎,需要車子嗎?食了飯沒有?

我:(沒有理會) 

車夫:哎,你是廣東人嗎?

我:是呀。(隨便答)

車夫:你們廣東人,是不是講廣東話的?

我:是呀。

車夫:那你們是不是有一句是「屌西」的呀?這是什麼意思?(其實那兩個字車夫是以非常普通的普通話讀出來的,聽起上去絕對沒有粗口的味道。)

我:(先發呆了一下)這個字,你不可能沒知道吧!就是幹那回事呀。

車夫:你們不是很喜歡這個嗎?也很喜歡晚上去叫小姐呀。(其實我不太記得他說什麼,總之就是大概意思) 

我:我不太喜歡這個的。

車夫:哎,來旅遊當然要舒服一下啦,我知道那邊有個休閒會所,什麼服務都有,做愛呀什麼的,你上車,我帶你去見識見識。

我:不用啦。

車夫:哎,一個人來,總是要見識一下的。男人就是要舒服一下嗎。來來上車,我帶你去見識見識吧。

我:還是不用了。我不喜歡叫小姐。(不理會車夫走了) 

2. 多人間床位

就是在我住的旅舍,我住了多人間。滿以為會沒人,結果晚上吃完飯回來,嚇然看見一個女生睡在另一邊的床上。原來內地的旅舍一般都不會特別分開男女房的。還是我太少出門的關係?後來我們聊了很多很多,知道了她是潮州女生。已經自己暪著家人旅行了兩個多月,真佩服呀。 

3. 黃山清吧

在老街裡頭,有很多的店舖。也有一些清吧,就是CAFÉBAR的混合物。在下午的時候在CAFÉ內坐一把,跟健談的店員小姐聊個痛快。也是一件賞心樂事。在後來,更知道店員小姐的母親就是在我住的青件旅舍入面的BAR做主管的,真的是有其母必有其女呀。


其實,這些只是一些很小很小的事,還有很多很多的。有待我去發掘。一個人的旅行,其實你是不會寂寞的。

在搭火車的途中,跟一個香港大叔,一個黃山大叔,一個黃山大哥四個人談得不亦樂乎。談兩地經濟,文化,政治,旅遊。這些,也是一個人旅行去發現得到的。趁住年輕,有本錢力氣,多去多闖。才不枉此生。

2011年5月13日星期五

我大學畢業了

我大學畢業了

20115月,上旬。開著電腦,連著電郵。接著附上附件,按「Send」。呼,我鬆了一口氣。四年來的大學生活,二十年來的學校生活,終於要告一段落了。似乎,這個結局,好像簡單了一點。按了一下,便完結了。沒有親手把作品列印,也沒有親手將作品交到老師手上,總覺得,有一點太簡單了吧,結束? 

四年的大學生活,得到了很多。遇上了很多難得而寶貴的經驗,讓我知道世界那麼大,而自己很渺小。上大學其實未必真的是學習技巧,理論。而是真真正正的意識提升,以及擴闊自己的眼界及視野。這些我相信,在中學時代是不能夠學習得到的。 

當然,不得不提到,四年大學生涯的一些重要事件。副學位變學位,城大變理大,都是一些重要的轉捩點。他令我失去了微小的,但得到了很多。三次的實習,感受都不同。

當然,朋友也是不能缺少的。有一樣野,其實我很自豪。很自豪的,我還保持著每一組都有Re-U的習慣,最少一年都有一兩次吧。社工學聯,以至系會,人與人的關係就是這樣形成的。

完結後的大學生活,各奔前程。而我的未來一年,將會在澳洲渡過。結果會怎樣,不太知道,但最少知道不枉此行。 

思歸@13/5/2011

不平則嗚 – 沒有牆的世界

不平則嗚 – 沒有牆的世界 (同時刊於第三十屆社工學聯三十週年特刊)

http://kevinswh.blogspot.com/

在現實社會,你遇到的很多是都會是一堵牆。在街上,人來人往。你感覺不到人與人之間原來曾經有一種關係,「情」仿佛是在言情小說中才找到的東西。辦公室裡,明爭暗鬥,你遇到的通常不止是一堵牆,而是一幅長有倒刺的牆。衝過去,或不留意的,受傷的反而是自己。鄰居間,八卦事非不斷。一時會說某某鄰居的兒子是精神病人,一時就說某某鄰居貪得無厭。小朋友,青少年天真無邪?往往,禍從口出,同學間取笑新移民,咬字不正,領取綜援,通通變成取笑別人的借口。


回顧過往,徙置區中裡,舊區唐樓裡,鄉村裡,第一時間浮現的畫面,是小孩子在街上一同玩耍,母親則在屋裡呼喚在樓下的孩子洗澡吃晚飯。又或是鄰居們的太太在閒聊生活艱難。一幅幅溫暖的畫面浮現在腦海中。

那麼,我們是人變了?還是社會變了?


電視上,播放「沒有牆的世界」,是要告訴大家,努力一同建設一個無障礙的環境。消除歧視,尊重不同人之間的權利。

只要,這個權利在社會不斷的轉變之中,不斷收窄、消失。


在一個重利社會,你對別人好,就是給予敵人利益。在商言商,利益要極大化。大企業運行的管理主義模式,使一切的程序都統一化。人,已經失去了「人情」。法律況且可以不外乎人情,但商業呢?商業社會,沒有人情可言,這是數十年來在香港被灌輸得極其成功的規條。而在這個商業社會生活,在工作中不斷接觸這些事物的人,就像一塊海綿,不斷吸收這些思想。工作放下了,人情也被工作磨掉了。


這些觀念,這些思想就像一堵牆,隔絕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以及人情味。人與人之間變得利益化,事工化。我認識你,我對你好,都是為了一些東西而做的。也像是一種隔膜,大家都害怕一個不認識的人。當人受到陌生人的傷害時,你的自我保護意識就像一堵牆,會關閉上自己對外的大門。結果就是,社會上每個人都關上了交往的大門。面對一個素未謀面的人,大家會先入為主地認為,他是有企圖的。


不過,這個世界是沒有救了嗎?人與人之間,是沒有「人情」了嗎?

絕對不是!最少,「人情」並沒有完全消失。在元朗朗邊中轉屋,也正是筆者正在提供義務工作的地方,還看到「人情」的存在。家家戶戶,雖然都在為口奔波,但黃昏時份,總看到有一些婦女在走廊閒聊。有時候,更會為當地機構社工送上一碗熱湯。這些交流,這些交往,令人暖在心頭。珍貴的,不是湯的價值,而是這份情感。他們雖然很多是新移民,但反而還保留著這份珍貴的人情。相反,在大城市出生而至於成長的我們,則已經慢慢被都市的價值蠶食了。


人與人之間,不應該是有牆的。社會上的歧視及論述,都集中在一部份人。歧視及取笑領取綜援,笑貧不笑娼,但對富有的人,有權勢的人卻阿諛奉承。見高就拜見低就踩。雖然,社會上如不力爭上遊,踩著別人的頭上,你就可能成為下一個窮人。但是,


有了物質的滿足,但心靈上的損耗,值得嗎?

沒有牆的世界,讓我們一同努力,打破圍牆,趟開並接受人與人之間的「人情」吧。



Kevin Sze - 思歸

2011年4月21日星期四

短視?還是有遠見?

短視?還是有遠見?

近日,打開報章,總少不免見到一些令人感到悲傷的新聞。日本大地震,核危機,艾未未被帶走及趙連海發聲等一系列事件,還有最低工資等等新聞,社會好像籠罩著一種悲憤的氣氛。悲的是,我們是活在恐懼之中,害怕核泄,害怕被政府打壓,害怕被商家剝削,害怕生活無依……。憤的是,原來我們活在被矇蔽之中。原來核電帶來的不只是能源,還是影響生態,環境及人類生存的條件。原來最低工資表面上是如此正氣,但實則上也會有不的後果發出。原來……

近日來,有關新移民政策,財政預算案的新聞不斷被這些更大更勁爆的新聞稀釋,漸漸也變得較少人的關注。而當中,最熱烈討論的顯示是就著新移民是否合資格拿取6000元港元資助為主。當中,正反雙方各有理據。但是,我想要探討的並不是這個論調,而是這種論述當中背後的含意,及其隱藏的意思。

這些討論,顯然地在網上世界中來得更多。比起現實世界,網上世界更能讓人暢所欲言,表達出自己心中的不憤,把人性的各方面都表露出來。其中,最令人關注的當然是其中一個FaceBook交友網群組「新移民冇得拎六千蚊,這是永久居民獨有的福利,要有十萬個like俾班新移民睇Home(:由於群組可經常改名,故此群組的名稱未能統一)。這個群組中,內裡都是反對新移民獲取六千元津貼的市民。雖然,在群組中不能顯示參加者人士的真正身份。但最少筆者有十數個朋友都有參與此群組。當中,有大學畢業,也有做老闆開餐廳,也有正在大學讀書的同學,也有是中七畢業的。雖然不能肯定,但最少的們知道,有很多香港人,不論學歷高低,或是生活在中層及基層的市民,都是不喜歡這個政策的。但其實,究竟這些人在參與群組背後的目的是何,我們很難猜測。但我希望,能夠帶出一些觀點與角度,嘗試分析當下的現況。 

種族主義與民族優越性與階層觀念 

首先,第一個題目想討論的,是種族主義。種族主義,事實上很難介定它是屬於一個負面詞語還是正面詞語。在我眼中,是較為屬於中性偏負面的位置。種類主義,是指出民族的不同,會引起不同的文化,生活方式及習慣以及共同性等等。而種族主義亦是近代歷史上使大帝國及大國家分裂的最主要推動的力量。使以往一個帝國含有多元種族的情況不在復見,例子常見於前蘇聯解體後紛紛獨立的國家及東歐國家在近代的分裂。種族主義促進了不同民族的自主性,進一步使世界變得多元及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但同時,種族主義也引起另一種問題,就是排他性。套用於現實香港的例子中,很明顯地香港本土土生土長的居民,不認同從中國內地來的新移民是同種族的人。認為文化上,溝通上均大有不同。也認為他們來港是掠奪香港的資源。當然,這也與香港的政制有關,表面上香港是獨立自主制訂政策,以管理香港境內一切事務。但實際上,香港已經回歸中國,不能離脫中國的管治,兩地人民一夜由兩個世界的人合併成一個世界的人。但明顯地,不論制度上,思想上,文化上兩者均未成熟得可以合併。因此,有些人會認為,兩者是不同世界的人。來港後,新移民是較為次等的,是異民族入侵本土民族。故此,激起了部份港人的種族主義情緒。而當中,更強調的是精英主義,以及民族優越性的論調。

第二個想討論的,是接著種族主義下延伸的民族優越性及其強調的精英主義。

精英主義,其根源應理不是用作解釋現今香港社會實況的。但同時,也某程度上反映出精英的角度看大眾。在本土出生的香港人,帶著其種族優越性及精英主義的心態,去看待普遍的新移民。認為自己是高人一等並且是有見識的,同時認為自己的優於新移民。這從諷刺新移民為「蝗蟲」一詞是可以見到的。

總結而言,這件事例,使香港市民的對立面轉化成更尖銳的對立面。雙方沒有任何的緩衝去轉化或化解這些分歧。相反,更進一步刺激本土成長的香港人的種族主義情緒。

福利論與權利及義務

第二個我想討論的重點,是何謂福利。在此,也想談談何謂權利及義務。福利,最簡單明確的解釋就是西方的觀點,從搖籃到墳墓。國家會提供人民所需要的福利,如醫療,教育,就業支援,失業保障等等。避免人民在市場機制調節下無法獲得足夠的能力及在社會生存。而權利,簡單來說人權是權利的一種。福利是人民的權利,政府要提供足夠的福利以保障人權,是其基本職責,以必須的。義務,有權利便有義務,如納稅,保護環境等等均是我們在享受這些資源時所需的義務。

套用香港的情況,新移民獲取福利,以免受生活的壓迫。這應該是人權的一種。當然,獲取這些福利是有其義務的,如低收入綜援就要求當事人要外出工作達某個數額。而兒童綜援也是建基於長大後需要納稅,以回饋社會。

那麼,獲取福利是需要有貢獻嗎?現在社會上有一種氣氛,就是說要獲取社會福利,必先有貢獻。不過,如果根據上述福利的定義,提供基本福利予居民,而這些福利是基本的如資助生活開支,應該是無需貢獻的。但有義務在有能力時回饋社會。可是,社會上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一種貢獻論,去支持提供福利的理據。但顯然,這些理據是不夠充份的。試問怎樣使一個陷入經濟及生活困境的人士,去貢獻社會呢?而另外,也有很多新移民是有貢獻社會的,他們努力的活在低下階層,怎樣也不能說他們對社會沒有貢獻,因而沒有六千元的資助。這樣,是說不過去的。

問題的引發 財富再分配的失效

其實到目前為止,所有的問題都是有蹟可尋的。但同時,問題的根源,也是如題目所示的,財富再分配的失效。目前社會主流的模式,基本上是根據資本主義及自由市場而運作的模式。透過一些富有的人,他們創造財富,建立企業,在股票市場上市吸納資金,開創大量就業機會,邀請市民持有其股票成為其一份子。這些方法,我認為可充稱為「滴漏效應」。利用富有的人,把財富一步一步向下流動,流動到基層的打工人,或持有其股票的市民,獲取股息或賣出股票而獲利。不過,這種模式顯然有一個漏洞,就是富有的人隨時可截斷這種滴漏的方式把財富再分配。他可以裁減員工,降低工資,利用市場機制大手賣出股票重創股值,使小市民受創。這些機制,均使富有的人置於有利的位置。

但是,政府的出現,就是為了堵塞資本主義市場的這一種漏洞。利用稅制及人民授予的權力,向資本及大企業收取稅項,再把財富再轉移到貧窮及基層市民。使到社會上財富不均的情況,能夠從政府身上得到調節。但顯然,香港政府並未能做到這種監督及平衡。相反,繼續維持其小政府大市場的機制,不作出干預及立法,沒有提高稅率使大企業壟斷了財富及資產。至此,財富再分配的機制失效,出現了「仇富」的情緒。

有跡可尋 先仇富 後厭窮

仇富情緒的出現,也是可以預見厭窮的問題不遠矣。當市民覺得上層階級是難以搖動的話,很多時便會改向下層階層下手。主要是因為上層仍然控制著社會上的結構及模式,通俗就是說,糧是老闆出,故此要聽話。但是,一班基層的市民,由於權力處下風,故此中層的本土居民,便轉向下層社會埋手了。

香港人的身份認同

那麼,除了以上原因之外,還有什麼原因是令到這次事件人氣急升的原因?我認為,身份認同是有很大的關係。在網上言論中,不少是70後至90後的較年輕組群。香港雖然是移民社會,但其實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已經是土生竹長的香港人。第二代即現時的5060後,第三代包括現時的708090後。這兩代人視香港為家,在香港奮鬥及努力。協助香港建立成一個多元的城市。由此可見,這兩代人已經和香港種下分不了的感情,也已經落地以香港為家,以香港為根。這種感情,是值得贊頌的。因為唯有市民對自己的土地有了歸屬感,才會努力去為它變得更美好。

不過現實是,本土者覺得現時香港被外來者入侵,有感自己的努力被分享。而地產霸權在小市民下顯得無能為力。唯有轉移群起攻擊外來者。我認為,在這種局面下,無論是本土市民,還是新移民也好,都是受害者。我們都受限於一個不公義的制度及模式下,地產霸權使我們無能為力。偏偏有能力的政府卻倒向資本運作原則。不消看,只看我們政府的頭幾位官員,均是從事與商業社會有關的職位,三司中的兩司,以及特首均曾經從事財政司這一職位,由此可見,他們的政治水準,都會被商業社會的運作原則所矇騙了。

在此,我不希望本文有任何冒犯之意,討論是出於理性及合理,並且要建基於溝通及信任,若失卻此大原則,一切去矣。

小生活 – 大政策

小生活 大政策

今天是星期天,在日曆上它標示著紅色,也意味它是一天公眾假期,一天悠閒的日子。就在剛才,我如常地到我樓下的茶餐廳吃一個幾乎每次必吃的常餐。原因無他,只是習慣。一切一切都是多麼的平凡,多麼的小,多麼的普通。但是,往往一些很大的道理又或是宗旨,就是從這麼微不起眼的生常生活中看出的。往樓下繞一圈,坐下來,吃個茶餐,留著周遭的人,往往你會有不同的經驗可以發掘。

講回剛才的話,就在剛剛我在茶餐廳坐下來,想著邊享受茶餐,邊看明報的悠閒生活時,在我對面的一台,來了一位坐電動輪椅的伯伯。我一邊吃我的肉丁通,一邊用眼尾的餘光看他,看看有沒有什麼是需要幫助的,可能這就是社工的本能吧!(笑)看著他有點吃力地把電動輪椅調較到適合桌子的位置,然後想彎腰把椅子拿開時又因為太遠拿不到,結果把輪椅調較前一點才弄好。那位伯伯點了一個腸粉走芝麻,然後津津有味地吃著。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津津有味地繼續吃我的肉丁通及火腿奄列和喝我的檸茶。然後,看著他吃完,付錢,然後拿起拐杖放上輪椅,再揚長而去。這時候,我心裡想著,這就是民間智慧吧。假如那些桌子及椅子,是像大家樂那些固定的話,那位伯伯便會有很多的不便。而且如果不是桌子搬出走道上的話,那伯伯因為坐著輪椅,也有可能因進不了鋪裡因此吃不了腸粉了。這時候,有人可能會說那制訂一些政策,強制規定所有食肆要提供給輪椅客人用的坐位不就好了?可是,這一條政策一出,也會有很多小食肆叫苦連天,而且就算是大家樂也種快餐店,固定了一張沒有椅子的桌子,其實也是不便的。因為這不能照顧與家人同來的輪椅客人。

我在這裡想說的是,靈活變通的頭腦,勝過狗屁不通的政策。一條政策要是好的話,其實不需要絕對的跟從及執行。它所需要的是靈活變通的執行。可惜的是,香港的犬儒風氣很嚴重,問責制出台後更加不得了,沒有人敢不依從政策及規定,因為人人都怕犯了規,然後要負責,接著被炒。這種政策,這種風氣,我認為跟制訂政策的理念恰恰相反了。政策的制訂不是給予詳細的指引給執行者的,而是給予一個方向及一個彈性予執行者去落實的。假如不是有一些屋村食肆,酒樓或商店,我相信那些殘疾人士更加在這個社會中生存下去。當然,你可能會說桌椅放在走道上,可能會有消防問題呀!不過,假如一切都定得硬硬的,死死的,你又會否感到自由及快樂呢?

有很多人會反對這種政策,又或是要求訂立一些政策,我覺得有一些是必須要爭取及要求的。不過,留一線空間給社會自行運行,有時候會不會更好?好像小販政策及創業政策等等,政府一方面發展這方面的政策,如放寬雪糕車牌照,可是另一邊箱食環署卻不斷說這是阻街那也是阻街,那整個政策豈不是本末倒置?

有時候,留一線給社會大眾自行決定,會不會有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