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1日星期四

短視?還是有遠見?

短視?還是有遠見?

近日,打開報章,總少不免見到一些令人感到悲傷的新聞。日本大地震,核危機,艾未未被帶走及趙連海發聲等一系列事件,還有最低工資等等新聞,社會好像籠罩著一種悲憤的氣氛。悲的是,我們是活在恐懼之中,害怕核泄,害怕被政府打壓,害怕被商家剝削,害怕生活無依……。憤的是,原來我們活在被矇蔽之中。原來核電帶來的不只是能源,還是影響生態,環境及人類生存的條件。原來最低工資表面上是如此正氣,但實則上也會有不的後果發出。原來……

近日來,有關新移民政策,財政預算案的新聞不斷被這些更大更勁爆的新聞稀釋,漸漸也變得較少人的關注。而當中,最熱烈討論的顯示是就著新移民是否合資格拿取6000元港元資助為主。當中,正反雙方各有理據。但是,我想要探討的並不是這個論調,而是這種論述當中背後的含意,及其隱藏的意思。

這些討論,顯然地在網上世界中來得更多。比起現實世界,網上世界更能讓人暢所欲言,表達出自己心中的不憤,把人性的各方面都表露出來。其中,最令人關注的當然是其中一個FaceBook交友網群組「新移民冇得拎六千蚊,這是永久居民獨有的福利,要有十萬個like俾班新移民睇Home(:由於群組可經常改名,故此群組的名稱未能統一)。這個群組中,內裡都是反對新移民獲取六千元津貼的市民。雖然,在群組中不能顯示參加者人士的真正身份。但最少筆者有十數個朋友都有參與此群組。當中,有大學畢業,也有做老闆開餐廳,也有正在大學讀書的同學,也有是中七畢業的。雖然不能肯定,但最少的們知道,有很多香港人,不論學歷高低,或是生活在中層及基層的市民,都是不喜歡這個政策的。但其實,究竟這些人在參與群組背後的目的是何,我們很難猜測。但我希望,能夠帶出一些觀點與角度,嘗試分析當下的現況。 

種族主義與民族優越性與階層觀念 

首先,第一個題目想討論的,是種族主義。種族主義,事實上很難介定它是屬於一個負面詞語還是正面詞語。在我眼中,是較為屬於中性偏負面的位置。種類主義,是指出民族的不同,會引起不同的文化,生活方式及習慣以及共同性等等。而種族主義亦是近代歷史上使大帝國及大國家分裂的最主要推動的力量。使以往一個帝國含有多元種族的情況不在復見,例子常見於前蘇聯解體後紛紛獨立的國家及東歐國家在近代的分裂。種族主義促進了不同民族的自主性,進一步使世界變得多元及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但同時,種族主義也引起另一種問題,就是排他性。套用於現實香港的例子中,很明顯地香港本土土生土長的居民,不認同從中國內地來的新移民是同種族的人。認為文化上,溝通上均大有不同。也認為他們來港是掠奪香港的資源。當然,這也與香港的政制有關,表面上香港是獨立自主制訂政策,以管理香港境內一切事務。但實際上,香港已經回歸中國,不能離脫中國的管治,兩地人民一夜由兩個世界的人合併成一個世界的人。但明顯地,不論制度上,思想上,文化上兩者均未成熟得可以合併。因此,有些人會認為,兩者是不同世界的人。來港後,新移民是較為次等的,是異民族入侵本土民族。故此,激起了部份港人的種族主義情緒。而當中,更強調的是精英主義,以及民族優越性的論調。

第二個想討論的,是接著種族主義下延伸的民族優越性及其強調的精英主義。

精英主義,其根源應理不是用作解釋現今香港社會實況的。但同時,也某程度上反映出精英的角度看大眾。在本土出生的香港人,帶著其種族優越性及精英主義的心態,去看待普遍的新移民。認為自己是高人一等並且是有見識的,同時認為自己的優於新移民。這從諷刺新移民為「蝗蟲」一詞是可以見到的。

總結而言,這件事例,使香港市民的對立面轉化成更尖銳的對立面。雙方沒有任何的緩衝去轉化或化解這些分歧。相反,更進一步刺激本土成長的香港人的種族主義情緒。

福利論與權利及義務

第二個我想討論的重點,是何謂福利。在此,也想談談何謂權利及義務。福利,最簡單明確的解釋就是西方的觀點,從搖籃到墳墓。國家會提供人民所需要的福利,如醫療,教育,就業支援,失業保障等等。避免人民在市場機制調節下無法獲得足夠的能力及在社會生存。而權利,簡單來說人權是權利的一種。福利是人民的權利,政府要提供足夠的福利以保障人權,是其基本職責,以必須的。義務,有權利便有義務,如納稅,保護環境等等均是我們在享受這些資源時所需的義務。

套用香港的情況,新移民獲取福利,以免受生活的壓迫。這應該是人權的一種。當然,獲取這些福利是有其義務的,如低收入綜援就要求當事人要外出工作達某個數額。而兒童綜援也是建基於長大後需要納稅,以回饋社會。

那麼,獲取福利是需要有貢獻嗎?現在社會上有一種氣氛,就是說要獲取社會福利,必先有貢獻。不過,如果根據上述福利的定義,提供基本福利予居民,而這些福利是基本的如資助生活開支,應該是無需貢獻的。但有義務在有能力時回饋社會。可是,社會上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一種貢獻論,去支持提供福利的理據。但顯然,這些理據是不夠充份的。試問怎樣使一個陷入經濟及生活困境的人士,去貢獻社會呢?而另外,也有很多新移民是有貢獻社會的,他們努力的活在低下階層,怎樣也不能說他們對社會沒有貢獻,因而沒有六千元的資助。這樣,是說不過去的。

問題的引發 財富再分配的失效

其實到目前為止,所有的問題都是有蹟可尋的。但同時,問題的根源,也是如題目所示的,財富再分配的失效。目前社會主流的模式,基本上是根據資本主義及自由市場而運作的模式。透過一些富有的人,他們創造財富,建立企業,在股票市場上市吸納資金,開創大量就業機會,邀請市民持有其股票成為其一份子。這些方法,我認為可充稱為「滴漏效應」。利用富有的人,把財富一步一步向下流動,流動到基層的打工人,或持有其股票的市民,獲取股息或賣出股票而獲利。不過,這種模式顯然有一個漏洞,就是富有的人隨時可截斷這種滴漏的方式把財富再分配。他可以裁減員工,降低工資,利用市場機制大手賣出股票重創股值,使小市民受創。這些機制,均使富有的人置於有利的位置。

但是,政府的出現,就是為了堵塞資本主義市場的這一種漏洞。利用稅制及人民授予的權力,向資本及大企業收取稅項,再把財富再轉移到貧窮及基層市民。使到社會上財富不均的情況,能夠從政府身上得到調節。但顯然,香港政府並未能做到這種監督及平衡。相反,繼續維持其小政府大市場的機制,不作出干預及立法,沒有提高稅率使大企業壟斷了財富及資產。至此,財富再分配的機制失效,出現了「仇富」的情緒。

有跡可尋 先仇富 後厭窮

仇富情緒的出現,也是可以預見厭窮的問題不遠矣。當市民覺得上層階級是難以搖動的話,很多時便會改向下層階層下手。主要是因為上層仍然控制著社會上的結構及模式,通俗就是說,糧是老闆出,故此要聽話。但是,一班基層的市民,由於權力處下風,故此中層的本土居民,便轉向下層社會埋手了。

香港人的身份認同

那麼,除了以上原因之外,還有什麼原因是令到這次事件人氣急升的原因?我認為,身份認同是有很大的關係。在網上言論中,不少是70後至90後的較年輕組群。香港雖然是移民社會,但其實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已經是土生竹長的香港人。第二代即現時的5060後,第三代包括現時的708090後。這兩代人視香港為家,在香港奮鬥及努力。協助香港建立成一個多元的城市。由此可見,這兩代人已經和香港種下分不了的感情,也已經落地以香港為家,以香港為根。這種感情,是值得贊頌的。因為唯有市民對自己的土地有了歸屬感,才會努力去為它變得更美好。

不過現實是,本土者覺得現時香港被外來者入侵,有感自己的努力被分享。而地產霸權在小市民下顯得無能為力。唯有轉移群起攻擊外來者。我認為,在這種局面下,無論是本土市民,還是新移民也好,都是受害者。我們都受限於一個不公義的制度及模式下,地產霸權使我們無能為力。偏偏有能力的政府卻倒向資本運作原則。不消看,只看我們政府的頭幾位官員,均是從事與商業社會有關的職位,三司中的兩司,以及特首均曾經從事財政司這一職位,由此可見,他們的政治水準,都會被商業社會的運作原則所矇騙了。

在此,我不希望本文有任何冒犯之意,討論是出於理性及合理,並且要建基於溝通及信任,若失卻此大原則,一切去矣。

小生活 – 大政策

小生活 大政策

今天是星期天,在日曆上它標示著紅色,也意味它是一天公眾假期,一天悠閒的日子。就在剛才,我如常地到我樓下的茶餐廳吃一個幾乎每次必吃的常餐。原因無他,只是習慣。一切一切都是多麼的平凡,多麼的小,多麼的普通。但是,往往一些很大的道理又或是宗旨,就是從這麼微不起眼的生常生活中看出的。往樓下繞一圈,坐下來,吃個茶餐,留著周遭的人,往往你會有不同的經驗可以發掘。

講回剛才的話,就在剛剛我在茶餐廳坐下來,想著邊享受茶餐,邊看明報的悠閒生活時,在我對面的一台,來了一位坐電動輪椅的伯伯。我一邊吃我的肉丁通,一邊用眼尾的餘光看他,看看有沒有什麼是需要幫助的,可能這就是社工的本能吧!(笑)看著他有點吃力地把電動輪椅調較到適合桌子的位置,然後想彎腰把椅子拿開時又因為太遠拿不到,結果把輪椅調較前一點才弄好。那位伯伯點了一個腸粉走芝麻,然後津津有味地吃著。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津津有味地繼續吃我的肉丁通及火腿奄列和喝我的檸茶。然後,看著他吃完,付錢,然後拿起拐杖放上輪椅,再揚長而去。這時候,我心裡想著,這就是民間智慧吧。假如那些桌子及椅子,是像大家樂那些固定的話,那位伯伯便會有很多的不便。而且如果不是桌子搬出走道上的話,那伯伯因為坐著輪椅,也有可能因進不了鋪裡因此吃不了腸粉了。這時候,有人可能會說那制訂一些政策,強制規定所有食肆要提供給輪椅客人用的坐位不就好了?可是,這一條政策一出,也會有很多小食肆叫苦連天,而且就算是大家樂也種快餐店,固定了一張沒有椅子的桌子,其實也是不便的。因為這不能照顧與家人同來的輪椅客人。

我在這裡想說的是,靈活變通的頭腦,勝過狗屁不通的政策。一條政策要是好的話,其實不需要絕對的跟從及執行。它所需要的是靈活變通的執行。可惜的是,香港的犬儒風氣很嚴重,問責制出台後更加不得了,沒有人敢不依從政策及規定,因為人人都怕犯了規,然後要負責,接著被炒。這種政策,這種風氣,我認為跟制訂政策的理念恰恰相反了。政策的制訂不是給予詳細的指引給執行者的,而是給予一個方向及一個彈性予執行者去落實的。假如不是有一些屋村食肆,酒樓或商店,我相信那些殘疾人士更加在這個社會中生存下去。當然,你可能會說桌椅放在走道上,可能會有消防問題呀!不過,假如一切都定得硬硬的,死死的,你又會否感到自由及快樂呢?

有很多人會反對這種政策,又或是要求訂立一些政策,我覺得有一些是必須要爭取及要求的。不過,留一線空間給社會自行運行,有時候會不會更好?好像小販政策及創業政策等等,政府一方面發展這方面的政策,如放寬雪糕車牌照,可是另一邊箱食環署卻不斷說這是阻街那也是阻街,那整個政策豈不是本末倒置?

有時候,留一線給社會大眾自行決定,會不會有更好的效果?